11月13日,艷陽高照。時隔多年,當譚林再次踏入蓬溪,看到外祖父曾經革命過的這片土地欣欣向榮之時,不禁感慨萬千。
1929年6月,譚林的外祖父曠繼勛領導全旅在蓬溪牛角溝起義,成立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軍,并建立了四川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蓬溪縣蘇維埃政府。作為我黨我軍革命史上不可忽視的人物,譚林很小的時候就意識到了外祖父的偉大。記者采訪譚林,聽他講述他心目中的外祖父和牛角溝起義……
曠繼勛是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的***將領、***軍事指揮員。1927年,四川反動勢力瘋狂撲殺革命活動,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軍閥黃隱、李家玨妄圖借此時機吃掉曠繼勛旅。
“他的一生可歌可泣,對共產黨的執著追求從未改變?!蓖庾娓附o譚林最深的印象是堅韌。
譚林說,外祖父曠繼勛是一個具有非凡勇氣與智力的軍人,他總是力圖提高自己部隊每一個軍人在軍事方面的才能。他參加革命的宣言是:謀求工農解放,解除大眾痛苦。他把自己的部隊接受共產主義和馬列主義思想比喻為“接受了在茫茫黑暗中能照亮部隊前進的智力”“是指引部隊前進的勇氣”。
1929年6月29日,在四川省委的領導下,曠繼勛部于蓬溪與遂寧邊界牛角溝宣布起義,樹起“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大旗。
在牛角溝,曠繼勛站在高高的山頭上,遠遠望去,人群在山峽中星星點點,蠕動著,有些像蟻穴搬家,又像剛剛遷徙的飛蝗落在一片新址。
“兄弟們、官兵們、同志們,我們第七混成旅今天面臨著嚴重的選擇:蔣介石與四川軍閥背叛革命,背叛孫中山的遺訓,屠殺共產黨人,鎮壓工人運動,對人民犯下了彌天大罪,他們還處心積慮想消滅我們這支隊伍,他們實施經濟封鎖,斷絕糧餉供應,陰謀以武力包圍消滅我們,當前我們只有兩條路,一是向敵人投降,放棄革命,一是堅持武裝斗爭,革命到底,這是本旅亟待解決的問題。今天請同志們共同商討決定?!睍缋^勛站在那塊巨大的石頭上,情緒激動地說。
黨代表羅世文這時也站在石頭上,發表了一番震撼人心的演講。士兵們紛紛響應。
曠繼勛率領川軍第七混成旅舉義的夜晚,黨代表羅世文、前委書記朱三元都是臨起義才趕到部隊,起義宣言剛剛讀過,立即按新編制歸隊、換旗幟、戴臂章、口令、報數,槍支在寧靜的牛角溝碰撞。
譚林說,在起義的前幾天,外祖父曠繼勛已將敵情偵察清楚,派便衣手槍隊多人伏于城內印星山麓。印星山在府衙后面,駐防軍首領尹克誠住在縣衙左院,曠繼勛認為擒賊先擒王。曠繼勛率領全旅4000余官兵乘夜急進,戰斗在半夜突然打響,駐防軍騎兵團長尹克誠寓所四面都是槍聲,他從夢中驚醒,穿越公園,循城墻狼狽逃竄。曠繼勛所率紅軍已進城與尹克誠團一路在北街城隍廟、一路在南街郭氏祠堂展開巷戰。
拂曉,紅軍搗毀縣署監獄,逮捕征收局長,焚燒了官吏檔案、糧冊、與衙署機關。他們張貼告示,在街頭茶館演說,提倡工農大眾暴動,籌備成立蘇維埃政府。
曠繼勛命令部隊住在機關里、廟寺內,對百姓秋毫無犯,對縣城機關、團閥、國民黨支部、駐軍團部則派隊伍圍剿。他們沒收縣衙大印、搗毀監獄,釋放犯人,火燒縣署,成立“蓬溪縣蘇維埃政府”,以“四川工農紅軍革命委員會”名義貼出布告。它是四川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府,激勵了四川人民的革命斗志,推動了四川革命形勢向前發展。
譚林說,他的母親是外祖父***的子女,他也僅有一個兒子。他并不指望兒子或者再下一代能記住家中出過的英雄,但經常教育兒子,不能丟了老輩人革命時展現出來的堅韌精神。
11月13日下午,蓬溪縣總工會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組織蓬溪縣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200余名學員赴四川紅軍第一村牛角溝參觀學習。自今年8月“中國·四川紅軍第一村”紅色文化旅游項目落地以來,牛角溝已吸引了上萬名游客前往學習參觀。
在本次活動中,學員們換上了紅軍服裝,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遂蓬起義牛角溝陳列館、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指揮部舊址、曠繼勛牛角溝起義紀念碑等地,被一張張經典紅色圖文、一件件珍貴革命文物、一個個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所打動。學員們紛紛表示,紅色教育讓大家再次受到思想教育和洗禮,要以革命先烈和先進典型為鏡,自覺做信念堅定、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的表率。
據悉,“中國·四川紅軍第一村”紅色文化旅游項目總投資1.5億元,著力打造紅色文化、旅游文化、農耕文化。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尚未開園,但3個月來牛角溝已吸引了上萬游客前來學習參觀,已成為熱門的黨性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